什么是低视力?
提到低视力,你会想到什么?视力差?视力低?近视?其实,低视力远比你想的要更复杂。
低视力无论用什么办法,都无法让眼睛视力超过0.3——连眼前3厘米的东西都难以看清,离盲很近很近,但又不是盲人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从小就低视力的孩子,不在少数。
对于这部分孩子,我们能做什么?
1、不放弃矫正训练
不少低视力小朋友的家长会坚信孩子视力还能改变,或者会直接把孩子当盲人看待,但这两种做法,都会让孩子错失矫正时机。
低视力不等同于盲,被确诊为低视力的孩子,还能通过练习使用低视力辅助器(如各类放大镜、望远镜,电子助视器等)来加强生活、学习技能,减轻家人的负担。
2、改变生活细节
不同眼病造成的低视力,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来适应生活。此外,家人也改变一些生活细节,来让低视力人群的生活更轻松:如尖锐的桌角贴保护软垫,加强家具颜色对比度,黑色桌面放浅色杯子,阶梯上有明显的装饰帮助辨认等。
3、关注低视力孩子心理状态
外界信息大部分是通过视力获取的,从小就低视力的孩子可能会有“感觉统合障碍”,他们的内心比正常孩子更敏感。如果家长忽视了关注孩子的心理,他们很容易有自卑、自闭甚至自责心理,影响生活及社交。
因此,低视力孩子的身边人需要对他们多点耐心和关爱。平时让低视力孩子多参与一些娱乐活动,如听收音机、玩大字扑克、经常和伙伴一起玩等,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4、接受教育和职业规划很重要
低视力孩子想寻求教育、就业方面的帮助,可咨询盲校的老师或相关的教育工作者,不能单纯因为“容易考”就学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专业,而应该有一个真正合适的职业规划。
下一篇:黄斑部位疾病怎么办